【您问我答】四肢无力、行走困难、吞咽障碍……可怕的重症肌无力,中医有啥好办法吗?

 

案例:患者李女士,55岁,1年前出现四肢无力,经济宁市一家医院确诊为重症肌无力,无手术指征,建议上一级医院就诊查明原因,但由于经济能力不足,长期服溴吡斯的明改善症状近半年来患者症状进行性加重,四肢萎软无力,行走困难,轻度吞咽障碍,吐字不清,伸舌困难,无明显胸闷气短,严重影响寝食起居,遂就诊于济宁市中医院,寻求中医治疗。

家属问:中医治疗重症肌无力有什么办法?

山东省中医药重点专科脑二科主任张晓雪解答:重症肌无力是一种神经肌肉接头传递障碍的获得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变部位在神经-肌肉接头的突触后膜,该膜上的AChR受到损害后,受体数目减少但主要与自身抗体介导的突触后膜抗乙酰胆碱受体(AChR)损害有关。这些抗体可以联合补体,破坏神经肌肉接头,导致神经肌肉接头传递功能障碍,最终引起肌肉疲劳无力。此外,部分患者还与遗传因素有关。

主要临床表现为骨骼肌极易疲劳,活动后症状加重,休息和应用胆碱酯酶抑制剂治疗后症状明显减轻。随着病情的加重,患者还可出现眼睑下垂、吞咽困难、呼吸困难、朝轻暮重等表现。

济宁市中医院脑科治疗重症肌无力积累了较丰富的临床经验,综合运用中医药特色疗法治疗可以延缓疾病的进展,减轻或缓解症状,延长患者的生存周期

张晓雪介绍,中医治疗重症肌无力的方法多种多样,临床常用的方法有辨证口服中药、针刺、穴位注射、督灸、艾灸、温针灸、火针等,需要根据患者的体质、症状辨证,根据证型“量身定制”个性化治疗方案。根据本例患者体质及病情选取普通针刺,取穴阿是穴、夹脊穴、足三里、承山、血海、肾俞等十几个穴位,结合火针、穴位注射、督灸、艾灸等,再加上口服中药调理等中医综合疗法,结合辨证施治的原则,能够补气养血,补骨生髓、温经通络,防止病情加重及进展。

同时,根据患者李女士的病情,在以上治疗方式基础上还采取了推拿按摩及康复训练等综合治疗方法。病人治疗一周后,肢体较前有力,伸舌困难及语言吐字不清均有所改善。科室充分发挥中医治疗重症肌无力的特色优势,经过2周的系统治疗,病人能独立站立行走,吞咽障碍明显改善。近半年来,仍门诊中药调理,家属自述,服用中药比服用溴吡斯的明有效

注意事项:

1、重症肌无力系疑难病症不能小觑,一旦发生重症肌无力危象则病情凶险,发展迅速,甚至危及生命。要早重视、早治疗、早康复。

2、本病跟自身免疫力低下有关,因此平时要注意保暖,避免受凉,多食用高营养、易消化的食物,增强机体抵抗力。

3、注意休息,舒畅情志。


专家简介

张晓雪:主任医师,济宁市中医院省级中医药重点专科脑主任,师承济宁名医李庆杭主任医师。山东省中医药学会脑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山东省神经重症、帕金森、运动障碍专业委员会委员,济宁市营养学会副主任委员。

擅长: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偏瘫、头痛、头晕、失眠、抑郁焦虑状态、老年性痴呆、耳鸣、面瘫、帕金森病、帕金森综合征、格林-巴利综合征、重症肌无力、带状疱疹、呼吸系统及消化系统疾病。


坐诊时间:周一下午(名中医工作室);周四、周六全天(脑病科门诊)

预约电话:6551990(导医台)

周二全天(济宁经开区新挑河分院)

预约电话:6868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