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娟:科学爱耳护耳 实现主动健康

耳鸣、耳痒、耳痛、耳闷、听力下降……生活及工作中,你是否过这些耳朵不舒服的感觉?20233月3日是第24个全国“爱耳日”其主题是“科学爱耳护耳,实现主动健康”,济宁市中医院耳鼻咽喉科主任孔娟表示,耳朵作为五官中一个重要器官,稍有点不适都会让人感觉很闹心。在工作生活中,要加强科学爱耳护耳知识普及,增强主动健康意识,做听力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微信截图_20230303150913.png


重视耳朵保养

耳朵最重要的功能是聆听声音,听觉是人的主要感觉功能之一,俗话说一聋三分痴,可见听觉对人的重要性。中医讲究治“未病”,是指在人体未发生疾病之前,采取各种措施,做好预防工作,以防止疾病的发生。

避免噪音长时间接触机器轰鸣、车辆喧闹、人声喧哗等各种噪音,容易使听觉疲劳,导致听力减退,甚至引发噪音性耳聋。因此,平时应尽量避免或减少噪声的干扰。

戒除挖耳耳道孔小洞深,鼓膜很薄,如果经常用耳勺、棉棒、发卡等硬物掏耳朵,容易碰伤耳道,引起感染、发炎,还可能损伤耳膜因此需戒除挖耳习惯。

慎用药尽量避免使用耳毒性药物,如庆大霉素、链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等,应用这些药物容易引起耳中毒而损害听力。

劳逸结合:长期劳累或压力过大,精神紧张都会引起耳鸣,工作中要适当调整节奏,注意休息,劳逸结合

心情愉悦:如果经常处于急躁、恼怒的状态中,会导致植物神经失去正常的调节功能,使内耳器官发生缺血、水肿和听觉神经营养障碍,可能出现听力锐减或暴发耳聋。因此,尽量使自己保持轻松愉快的良好心

饮食调理:中医认为,肾开窍于耳,听力的衰退与肾虚有着密切的关系。故年老体虚者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一些补肾的药物,也可常喝核桃粥、芝麻粥、花生粥、猪肾粥等,对于保护听力颇有裨益。

中医按摩护耳

孔娟介绍,中医有“耳有宗脉之所聚”的说法耳朵上面分布着很多穴位,也有整个人体反射区按摩耳朵可以促进血液、淋巴循环和代谢,调理身体各部位及脏腑机能,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

摩耳双手手掌摩擦得微微发热后,按摩两耳正面,反复做10次。还可以摩耳廓,以食指贴耳廓内层,拇指贴耳廓外层,相对捏揉,直至发热。

拉耳垂用左右手的拇指、食指同时按摩耳垂,先将耳垂搓热,然后往下拉耳垂1520次。

扫耳用手耳朵由后向前扫,能听到“嚓嚓”的声音。每次10余下,每天数次。

拎耳屏:用食指、拇指提拉耳屏,自内向外提拉,每次做3分钟左右。

手法应由轻到重,牵拉的力量以不痛为限,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头昏、头痛、神经衰弱、耳鸣等疾病。

耳病早发现早治疗

孔娟介绍,耳鸣耳聋越早治疗效果越好。尤其是突发性耳聋,发病一周内治疗,有效率比较高。对未经系统治疗的病例,即使病程超过一个月,也不应放弃治疗,可酌情用药或改变治疗方案。一些耳鸣患者初期可能并不伴有听力损伤,但是此时的内耳毛细胞功能已有下降,所以也应尽早进行治疗,避免病情进一步发展。一般病程不超过3个月者治疗有效率明显大于病程超过3个月者。

孔娟提醒经常戴耳机听音乐长时间接触各种噪音环境的人,应留意自己的听力情况,当出现耳鸣、耳闷、头晕、注意力不集中等现象时,应该引起警惕,建议每年进行一次听力检查。接触噪音频繁,如娱乐场所相关工作人员建议每年检查两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