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节专题】最美护士武加秀:以心为灯 用爱点亮生命之光

    “妈妈,我想你了,你啥时候回家啊?”“妈妈,快回家,我们都等你吃饭呢。”……晚上8点,忙碌一天的武加秀终于坐下来,拿起手机,有6个妈妈打来的未接电话,微信上还有两个6岁双胞胎儿子发来的20多条语音,武加秀听着听着笑了,听着听着又哭了。武加秀是济宁市中医院重症医学科主管护师,她说:“工作性质决定每天都不可能按点下班,为了患者的安康,不得不委屈孩子,辛苦妈妈。”


生命的守护者

心灵的疗愈师

      在医院重症医学科(ICU),有一扇重重的门,门外是焦急等待的家属,门内是与死神赛跑的医护人员。这里是离死亡最近的地方,也是离希望最近的地方,看似冰冷的铁门后也发生着一幕幕温暖的故事。

      “我还能活下去吗?”“我害怕!”72岁的李大爷因为“肺衰病”收入ICU,严重憋喘让患者极度恐惧,不停地对值班护士武加秀重复这两句话。武加秀深知,此时让患者平复情绪,配合治疗更为重要,她便耐心地和患者聊起家常。得知武加秀原来和李大爷是老乡时,老人像找到了“靠山”,开心地哭了。为了转移患者的注意力,武加秀便和他聊关于家乡的一些话题,不断宽慰患者:“我们是老乡,您更要信任我,配合这个机器,大口呼吸,平复心情,很快就可以转出ICU,大门外,您的孩子们都在等着您呢。”从那以后,李大爷每天都会问“小武护士今天上班吗?”而武加秀每天上班都会抽出时间去与大爷聊上一会。经过8天的治疗,李大爷顺利转到医院肺病科病房,武加秀也会每天下班就去探望李大爷,结下了深厚的“护患情”。


      武加秀坦言,由于ICU病房不设家属陪护的特殊性和环境的陌生,很多患者会出现孤独、恐惧、焦虑和无助等心理问题,所以医护人员与患者之间的沟通十分重要,有效沟通就是心灵的纽带。“我们一句简单的话语,一声如亲人般的问候,一个鼓励的眼神,都会使患者多一分战胜疾病的信心与勇气。”

爱在左

同情在右

      生死面前见真情!在ICU工作9年来,武加秀早就见惯了生死。然而两年前的一位患者和他的母亲的状况使武加秀记忆犹深,现在提起还是热泪盈眶。


      那天,ICU来了一位40多岁的中风已经8年多的患者,一直久病卧床、意识不清,而随着患者来的却是他80多岁高龄的老母亲。了解情况后得知,老太太老伴已去世,一儿一女,女儿长居国外,好几年都没回家。8年来,老太太独自照顾40多岁还单身的儿子。看到老人家瘦小的身体,医护人员们不禁心酸。为了减少老人的奔波,武加秀就带头充当起了患者的“家属”,为患者及时补充平时的生活用品。可患者病情实在太严重了,各脏器衰竭,只能通知老人来医院。在电话里,武加秀不停地说:“奶奶,您慢点来,一定注意安全。”来到医院,武加秀扶着老人安慰道:“奶奶,您不要太难过,您已经照顾他好几年了,您已经尽力了。”奶奶握住武加秀的手说:“孩子,你放心,我没事。”来到床前,老人趴在她儿子耳边不停地说着:“走吧儿子,妈妈陪着你呢。”那一刻,武加秀再也忍不住,泪流满面。奶奶走后,武加秀回到办公室捂着脸哭出了声音,“我好难过,心疼奶奶,我要怎么帮助奶奶啊……”


      “刚到重症医学科工作时,每次看到患者离世,情绪都会很差,经常会跟着家属一起流泪。”武加秀说,现在能够更勇敢地去安慰家属,把“难过”转化成工作热情和动力,更加仔细认真地为患者做好护理工作。


      武加秀说,作为重症医学科的护士,不仅要有强大的心理素质、细致入微的预见性护理、能适合高强度工作的体力等,还要熟练掌握心电监护仪、呼吸机、微量泵、血滤机、动脉血气分析机等各种仪器的使用、维护、参数的解读,以及气管插管配合技术、深静脉置管协助等各项难度较大的技能操作。另外,还有患者的每日三餐、二便、清醒患者的心理疏导等,这些都是她的工作,也是她的责任。


      “虽然繁重的工作让我们倍感压力,但是只要能成功救治一个生命,我们便无比的开心。”武加秀表示,精湛的技术能挽救更多的生命,爱与使命却能让ICU变得温暖和谐。作为一名ICU护士,将时刻牢记南丁格尔誓言,以心为灯,为患者点亮“生命之光”,传递爱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