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刚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学员,在西苑医院济宁医院学习的几个月,我不光是学习到了很多临床技能,还有了不一样的心得体会,那便是医者的一颗大爱之心。书上说:“医生,是离人类痛苦最近,离人性脆弱最近的职业,因此医生需要有理解病人,关爱病人的能力”。看到这里,作为一名规培学员,应该如何才能做到理解病人,关爱病人呢?直到开始规培后的一次胃痛经历才让我有了深刻的认识。
有一天晚上我胃疼的老毛病又犯了,疼到难以入睡,呕吐不止,直到凌晨,才逐渐好一些。第二天,我拖着疲惫的身躯去上班,胃里还是隐隐作痛,于是便来找我的研究生导师,山东省名中医药专家王乐荣主任医师扎针。老师仔细地问了我的情况后。便为我做了针灸,躺在床上时,突然思绪万千。
是啊,刀子不挨在自己身上是不知道疼的。躺在床上的二十分钟内,我想了很多,仅仅是一个胃疼就足以让我痛苦不堪,那带状疱疹的病人呢?这种疼痛被认为是“世界级疼痛”,而且是持续性的剧烈疼痛,他们的痛得有多么的痛苦!想到这里,我脑海里便浮现出了王乐荣老师在坐诊的样子,她总是早去晚归,言辞恳切,态度真诚,细心回答病人的每个问题,不厌其烦。即便老师的门诊忙的不可开交,也总是认真教给我们临床知识,分享她的心得体会,告诫我们要多多关爱,理解病人。老师不知道的是,即便她不言一语,每天看她工作的样子,看着她与病人交流的样子,她站在哪里便是我们的榜样。让我感慨万千,心里的敬意油然而起。而想到自己,刚刚走向临床的我在面对病人时却是一种事不关己的心态,更没有站在他们的角度来体谅理解他们,想到这里我便羞愧难当。身体上的不适也一遍遍提醒着我,之前的心态是多么的错误。
二十分钟后,当我的胃部已经感觉非常舒服的时候,我感受到了老师的温暖,感受到了医者的仁心与患者就医时的痛苦,慢慢地我融入了工作角色。现在,我总想,作为一名医生,即要有硬实力,也要有医德,以前的我总以为医德便是善良,今天的我又参悟到了医德的另一方面,便是理解与关爱。当我变成“病人”时,我多么恳切的希望着我的医生能明白我的痛苦,能为我解一分苦痛,而这份恳切,我却难以用语言表达,甚至表现出了一分紧张与焦虑。因此,当我又变成“医生”时,便不会再内心责备患者,即便我感受不到他那真切痛苦,也应该有一颗大爱之心去靠近,去包裹患者。很幸运我能碰到这么好的老师,让我感受到了榜样的力量,也很幸运能在西苑医院济宁医院规培学习,让我看到了许许多多的医者必须具备的那颗大爱之心。学医者先完心也,此时,我便走上了这条漫漫修心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