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问我答||大声咳嗽漏尿、大声笑一笑也漏尿,这是咋回事呢?中医有什么好办法吗?

案例:40岁,产后长期被漏尿、腰痛所困扰。尤其在大声咳嗽、大笑、打喷嚏时,漏尿情况会加重。晚上也常年存在尿频的情况,导致长期睡眠质量较差,继而影响精神状态,容易焦虑,给自己的生活带来很多困扰。


刘女士问:

我从生孩子后就不敢大声笑,也不敢跑,稍不注意就漏尿,这是什么原因呢?如何治疗呢?中医有什么好办法吗?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济宁医院

康复科主任程爱军解答:

刘女士这种情况在医学上是属于尿失禁。尿失禁指尿液经尿道不自主地漏出。主要分为压力性尿失禁、急迫性尿失禁、充盈性尿失禁等。因为严重影响身心健康,它也被称为“社交癌”。

我国成年女性尿失禁的患病率高达31.1%,也就是说每3个成年女性就有1个存在不同程度的尿失禁。女性围产期及产后,最常出现的尿失禁类型是压力性尿失禁,压力性尿失禁是指喷嚏、咳嗽或运动等腹压增高时出现不自主地漏尿,产妇及50~59岁年龄段患病率最高,许多60岁以上人群也深受尿失禁问题的困扰。

尿失禁的原因有哪些?

程爱军主任解答:女性的盆底肌就像一张“吊床”,紧紧支撑住尿道、膀胱、阴道、子宫、直肠等器官,具有支撑盆腔器官、控尿控便等生理功能。十月怀胎过程,子宫增大、腹压增加,不断增大的胎儿向下挤压盆底肌,而分娩时又会对盆底肌和神经造成损伤。此外,孕激素的改变也会加重盆底肌和韧带的松弛,因此产后盆底肌松弛是造成产后女性尿失禁的主要原因。

除了妊娠,内分泌失调,便秘、肥胖以及年龄增长等也会引起盆底肌的肌力下降,发生漏尿现象。

中医治疗尿失禁有何好办法吗?

程爱军主任解答:临床上见到很多尿失禁患者感到难以启齿,认为忍一忍就慢慢好了。在此建议有尿失禁的现象,一定要寻求专业治疗,不必再偷偷忍受。

目前,西苑医院济宁医院康复科开展的盆底肌康复,具有专业性和特色性等特点,治疗过程重评估,整体辨证、标本兼治,内外同调,根据患者不同情况制定个性化方案。治疗方式包括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体外冲击波治疗、盆底磁刺激治疗、骨盆悬吊治疗技术,结合中医独特手法治疗、中药治疗、家庭训练指导等。通过改善盆底肌肉敏感性、提高盆底肌肉群的张力,来改善盆底功能。

哪些人群需要做盆底康复治疗?

1.产后女性(42天以后)产后42天应进行盆底功能评估,并通过盆底康复恢复受损的盆底。

2.计划妊娠者,尤其计划第二次妊娠的经产妇:在妊娠前需进行盆底功能评估,了解盆底的功能状态,有利于孕前恢复盆底功能,预防或减少妊娠期或产后盆底疾病的发生。

3.围绝经期女性:由于围绝经期雌激素水平的波动,导致盆底的功能状态发生改变,可通过盆底康复改善盆底功能。

4.各种尿失禁:轻、中度压力性尿失禁(打喷嚏、咳嗽、跳绳、爬楼梯、快步走时漏尿等)、急迫性尿失禁(尿频、尿急、尿失禁、夜尿次数多)。

5.盆腔器官脱垂:轻、中度盆腔器官脱垂(阴道前、后壁膨出,子宫脱垂等)。

6.排便障碍:便秘或大便失禁。

7.盆腔痛:慢性盆腔痛、产后盆腔痛、腰腹坠胀酸痛、腰背痛等。

8.阴道松弛或痉挛者:产后或中老年女性常见现象。

9.性功能障碍、性欲低下、性唤起障碍、性高潮缺失、性交痛等。

10.骨盆修复:内脏器官归位、骨盆闭合、耻骨联合复位、减少漏尿、减少腰痛、恢复体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