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吴钰(化名)是大连人,半年前右侧乳腺突然出现不明肿物,疼痛2天后就诊于当地医院,诊断为“乳腺炎”,给予消炎治疗,效果并不理想。后辗转于当地多家医院,有医院建议手术治疗,吴钰有点恐惧。多方打听下,于3月份前往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乳腺病科找张晓军主任就诊,诊断为“浆细胞性乳腺炎”。给予中药口服加中药外敷治疗,治疗一个月,效果显著。后听说张晓军主任定期来西苑医院济宁医院坐诊,奔赴千里来到济宁。
吴钰来到西苑医院济宁医院外一科,张晓军主任接诊。“乳房疼痛有没有见轻?”“轻多了。”经过一系列检查和问诊后发现,吴钰右侧乳房疼痛见轻,乳房皮温恢复正常,乳房肿块明显缩小,病情明显好转。张晓军主任为其开具疏肝理气、软坚散结的中药,嘱其继续口服,一个月后复诊。吴钰连夸中医疗效就是好。
吴钰刚推门离开诊室,家住市区的朱莉(化名)进入诊室。她现年45岁,自述双侧乳腺红肿、疼痛半月余,在其他医院穿刺,病理诊断为“浆细胞性乳腺炎”。医生建议先口服激素治疗,待病情稳定后行手术治疗。她一脸愁容地告诉张晓军主任:“做完手术得多难看啊!”张晓军主任仔细为其查看病情后告诉她不用手术,系统地做纯中医治疗就可以痊愈。“真的吗?”听到这个消息,朱莉惊喜万分,脸上的愁容顿时散去。
据张晓军主任介绍,浆细胞性乳腺炎是一种病变复杂且多样化的慢性非细菌性炎症的乳腺病,常见于中、老年女性,乳房局部疼痛,并可触及肿块,肿块质韧或硬。表面呈结节样,界限不清,与胸壁无粘连。局部有不同程度的红、肿、热、痛,全身炎性反应轻微。抗感染治疗过程中,肿块可缩小或扩大。病程反复发作,渐成瘢痕,使乳头内陷,严重者可有乳腺变形。
肉芽肿性乳腺炎,又称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是一种非细菌感染的非干酪样坏死、局限于乳腺小叶,形成肉芽肿为主要特征的乳腺慢性炎症性疾病,常形成微脓肿、溃疡、窦道。此病常见于年轻女性,主要表现为乳腺肿块和疼痛,疾病病程漫长,治疗不当病情容易反复。
浆细胞性乳腺炎和肉芽肿性乳腺炎均属于非哺乳期乳腺炎的范畴,只是发病部位不同而有所不同,在病理诊断上是无法严格区分的。浆细胞性乳腺炎好发于导管,肉芽肿性乳腺炎好发于周围的小叶。所以只是不同部位形成的一些相同的病理产物。
中医病名均称为“粉刺性乳痈”。
对于粉刺性乳痈的治疗,目前西医以手术治疗为主,但存在乳腺外形改变、痛苦大、易复发等缺点,中医对本病的治疗有着较大的优势。
张晓军主任提醒:
平时可进行自我检查:
两侧乳房是否对称,大小是否相似,两侧乳头是否在同一水平上,乳头是否有回缩凹陷;乳头、乳晕有无糜烂,乳房皮肤色泽如何,有无水肿和橘皮样变,是否有红肿等炎性表现,乳腺区浅表静脉是否怒张。如果在月经前及情绪改变时乳房疼痛,也可触及乳腺肿块,建议及时就诊。
平常饮食应该注意:
1.建议进食疏肝理气、益气活血之品,如鸡汤、猪蹄汤等巩固治疗效果,促使彻底治愈。
2.建议进食甘凉滋润之品,如莲藕、荸荠、红萝卜等。
3.建议进食化痰软坚散结之品,如海带、海藻、紫菜、牡蛎、芦笋、鲜猕猴桃等。
4.建议进食富有营养的食品,如鲫鱼、蚕蛹,及新鲜蔬菜和新鲜水果。
5.避免进食肥甘厚味,少吃肥肉、乳酪、奶油、油炸食品等。
6.避免进食辛辣之品,如辣椒、胡椒、大蒜、蒜苔、大葱、韭菜等。
7.避免进食咖啡、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