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市中医院 开拓创新惠民生 实现医院发展新突破


2015年是“十二五”收官之年,济宁市中医院整体工作业绩精彩纷呈,吹响了胜利的号角,在一个又一个的突破中,画上了圆满的句号:新院区主体工程于2015年11月提前封顶;顺利通过三甲医院现场评审;设立国医大师传承工作室;成为山东中医药大学济宁教学医院;充分发挥公益性,将惠民利民落实到实处……正是源于全院职工齐心协力,开拓奋进,创新突破,济宁市中医院整体服务水平不断提升,赢得广大百姓认可,实现全年业务收入创历史新高,获得良好的群众美誉及医院美誉。

扎实推进  新院区主体工程提前封顶

济宁市中医院新院建设项目于2012年列为市政府重点项目、市民生工程。自启动建设项目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多次召集相关主管部门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工程建设推进工作。聘请各专业对口专家,确保工程进度及质量安全;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打造一流绿色医院。

新院建设项目于2013年11月28日破土动工,市政府要求2015年12月底完成封顶。在工期紧、任务重、要求高、施工条件复杂的情况下,济宁市中医院合理调度、倒排工期,科学规划施工进度,合理调整施工计划。为确保工程顺利推进,聘请了多位建筑、规划、设计、施工、预算、电气等领域的专家技术人才,做到科学管理,规范施工,在为项目建设提供有力技术保障的同时,大大节约了资金成本,缩短工程周期,为2017年实现医院投入运营的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精细化管理  成功创建三级甲等中医医院

2015年12月22日,济宁市中医院顺利通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甲等中医医院等级评审,成功创建三级甲等中医医院,是医院在“十二五”期间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成就,标志着医院综合服务能力与三甲中医医院接轨。

在创建中,医院推行精细化管理,成立“创甲办”,严格按照三级甲等中医医院评审标准,将责任目标细分,成立管理组、临床组、专科组、护理组、医疗组等11个小组,全院干部职工上下一条心,严格按照计划、实施、控制、评价、反馈、改进全过程进行,对重点工作不断循环反复进行整改,责任到人。

通过创建三甲医院,医院对自身的管理、技术、服务等方面进行自查自省、持续改进。经过自评、邀请省内外兄弟单位专家多次来院模拟评审,并针对检查结果进行整改完善,确保软件不失分。如今,医院整体风貌充满浓厚的中医特色,院内环境焕然一新,全院干部职工职业素养、医疗质量、管理水平、综合实力进一步提高,获得良好的群众美誉。

创建三甲不是终极目的,重点是以评促建,评建结合。目前,全院医护人员正按照三甲标准稳步进行标准化管理,不断提高医疗水平,为广大百姓提供高水平的中医药服务。

传承国医精髓  助力医技提高

2015年3月,医院举办“国医大师济宁行”活动,成立“国医大师传承工作室”,受聘的国医大师有石学敏院士、张大宁院士、吕景山、孙光荣、唐祖宣以及国内著名中医专家樊永平等,医院遴选11名副高以上具备相当专业理论和一定实践经验的业务骨干作为他们的继承人,国医泰斗们定期来院讲座、坐诊带徒,通过师徒传承,继承、弘扬中医国粹。

名师指路,是中医成才的捷径。自2012年开始,济宁市中医院就启动了中医传承工作室,邀请中国中医广安门医院、上海中医药大学、南京中西医结合医院等国家、省市级中医专家每月定期来院坐诊、查房、指导疑难病例诊疗,专业领域涉及到肿瘤、内分泌、脑病等多个临床科室,医院为每位专家配备2——3名科室骨干继承医术。将专家邀请到本地,免去了病人远赴外地就医的辛苦,让广大百姓不出门就能享受到国家级的中医专家的诊疗服务,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病人“看病难、贵”的问题。同时也为医院培养了一支带不走的名中医队伍。推行3年以来,医院目前共有5个“国医大师传承工作室”、5个省级传承工作室、23个市级传承工作室。名医荟萃医院,已然成为医院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吸引了济宁本地乃至周边地区的患者来院问诊。

“联姻借脑”壮医疗实力

一个医院的发展源于不断的取长补短。近年来,济宁市中医院在不断提高中医专业水平的基础上,努力加强大外科建设,积极“联姻”市第一人民医院,弥补医院发展短板,全面提升医院整体服务能力。

2014年1月,两家医院确立技术合作关系,通过多种方式输入市第一人民医院管理团队、技术团队对市中医院普外科、骨伤科、急诊外科、妇产科、肛肠科等外科专业进行业务技术指导。市第一人民医院王强等外、骨科专家定期来院会诊、手术。2015年度,医院年手术人次同比增加了98.56%,创历史新高。合作至今,在专家的指导下,成功开展钬激光碎石术、经皮神经肾结石碎石+取石术等100余项复杂性大手术手术,均取得良好的效果。许多患者慕名而来,省去了去三甲西医院排队做手术的难题,同时也享受到了市级中医院较高的报销比例,病人对医院外科技术水平满意度大幅度提升。

科教兴院  加快中医药人才培养

2015年8月,山东省中医药管理局专家对济宁市中医院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进行了检查评估,考察了我院规培基地基本条件、教学条件、组织管理、目前科室运作情况,对我院工作给予充分的肯定,顺利通过规范化培训基地评审,成为山东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同年12月,又接到山东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等上级单位批复文件,成为山东中医药大学济宁教学医院。标志着济宁市中医院临床实习教学工作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层次,对医院带教工作是一次激励与挑战。

如今,济宁市中医院教学条件、硬件设施、管理水平、师资队伍力量等方面都明显提升,能够满足各大院校中医专业实习需求,为广大实习学生以后更好的继承弘扬中医,更好的为广大群众服务打下坚实的基础。

充分发挥公益性  将惠民利民落实到实处

“看病难、贵”问题一直是民生关注的大问题,“小病拖、大病抗”成了多数老百姓的就医理念。2015年度,济宁市中医院深入贯彻党的群众路线,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围绕“为民、务实、清廉”主题,紧跟国家新医改步伐,先后出台多项举措,将惠民利民落实到实处。

一是构建全市高血压病中医健康防控网,惠及全市30万高血压患者。2015年济宁市中医院构建高血压防控网工程被列入济宁市十件“为民办实事”之一。医院于2015年3月开始,选派中医专家组成讲师团,对各县市区共开展有关高血压等慢性病培训讲座36次,培训基层医疗人员3660人,发放高血压中医健康指导手册、慢性病中医健康指导手册、高血压培训教材计12000余本,惠及近30万高血压患者。通过培训,广大基层医生有效掌握中医理论知识、中医适宜技术的运用、中医养生保健常识等,让老百姓在家就能通过自我穴位按摩、饮食调理等达到治病防病的目的。

二是持续开展中医专家服务直通车及保健医生进农户活动,为基层群众的健康保驾护航。2015年度,医院持续开展下乡义诊惠民活动,为村民做健康讲座、免费查体,对筛查出的慢性病患者及医院包保村来院住院的患者自负部分给予30%的减免,低保户给予自负部分50%的减免。2015年度,共计减免28295元。下乡义诊共计22次,保健医生入户一对一服务43次,惠及村民4万余人次。

三是成立健康体检科,为市区及周边食品卫生提供保障。为满足广大群众不同层次的医疗保健需求,医院2015年成立了健康体检科,安排专人负责各类体检查体工作。与任城区食品药品监督局联合开展了查体进市场、进商铺等活动,为济宁周边农贸市场业主办理健康证提供医疗服务,大大方便了济宁市周边业主,也为济宁城区的食品安全提供强有力的卫生保障。

四是持续开展慈善救助活动,彰显医院公益本质。自2014年与济宁慈善总会签订2000万元的慈善救助基金以来,持续对住院贫困肿瘤患者医疗费用进行减免,2015年度,减免费用20余万元;今年又对定点市中医院的参合居民免费做血液透析,解决尿毒症患者就医难题,2015年度,共计减免50多万元。

创新突破无止境,为民服务的情怀更远大!济宁市中医院在下一个5年发展规划中,随着环境优美、设备精良,中医优势明显的新院区的启用,全院医护人员将在尊重生命、服务健康、弘扬中医的征途上,致力于惠民利民服务,以大爱和担当圆患者的健康梦,为和谐社会建设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