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济宁医院(济宁市中医院)官方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医院动态

【神针圣手徐琳】妙手仁心凝聚指尖一针

【字体: 】 发布时间:2021-02-26

济宁市中医院徐琳:妙手仁心凝聚指尖一针


初春的早上,斜阳暖暖的照进济宁市中医院针灸一科病区,一派温馨祥和的景象,科主任徐琳和病员们打完招呼后,开始一天的治疗。“徐主任,12床小张痛经痛的哭起来了,您快过来看看吧。”突闻此声,徐琳立即赶到12床,见女孩抱着肚子蜷缩在床上,向其解释取得配合之后,通过针灸治疗很快使女孩的腹痛缓解,赢得全病室的病陪人交口称赞:“针灸真是止痛能手,徐主任太厉害了!”

针灸止痛可达到立竿见影的功效

29岁的李女士近两年饱受头痛的折磨,多方治疗无严重影响生活、工作,朋友建议她试试中医针灸,于是慕名前往济宁市中医院针灸科找徐琳诊治,问诊得知患者头痛多发于经前期偏于头部右侧,疼痛剧烈,伴恶心呕吐头晕,每次持续3-4天。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诊断为头痛病-痰浊中阻证。徐琳给予针刺双侧风池穴、列缺、颈夹脊(双),患侧太阳、丝竹空等穴位。针用泻法,针后头痛消失,患者神清气爽

1.png

现代医学实验证明,针灸后人体释放吗啡样物质,证实针灸止痛是有特质基础的”徐琳介绍,大多数人都认为,针灸主治脊柱、关节疾病,其实针灸治疗适用于内外妇儿等多种疾病治疗。且针灸可以治疗各种性质的疼痛,某些病痛可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徐琳说,针灸是治疗疾病的一种手段当身体失衡出现疾病时,通过针灸刺激人体的某个部位达到调动人体的潜能,引起应答,重新调整机体功能,增强人体调节能力,从而达到治病的目的。

潜心研究解决针刺痛感

5岁的晓彤因为面瘫收住院,而针灸治疗面瘫效果很好。针灸师准备给晓彤扎针时遭到孩子剧烈反抗,其原因是怕扎针痛。最后通过徐琳耐心解释后,晓彤终于同意试一试,结果在和晓彤对话间即顺利完成针刺,随后几天的治疗,晓彤均很配合。

徐琳介绍,现在用的针灸针都非常细,在透皮的那一刻可能会出现轻微的疼痛,多数人是可以耐受的。针灸出现酸、麻、胀感觉是正常的得气表现。为了最大程度地减轻针刺的痛,在多年的临床经验中,徐总结了6点要诀

3.png

首先是姿势正针刺前根据患者取穴部位,一定要选取舒适的体位、姿势;二是取穴准。精准取穴是针刺得气和取效的前提,同时还能有效避免进针时的痛感;三是问得对问病情,转移患者的注意力针刺时不要问患者“疼不疼”,以免把患者的注意力集中到疼痛上;四是重押手。即重视左手的押手作用,通过押手的切、循、按、推等手法,以勿伤营卫,减轻痛,并利于得气及补泻手法的运用;五是轻疾刺要求平时多练指力基本功,做到进针时轻巧、快速,在患者尚未感觉到疼痛时,已将针刺入皮下;六是形气顺顺包括气顺和形顺,是针毕后出针时应注意的手法。针灸医生多重视进针、调气、得气等手法,往往忽视针刺结束后的起针环节,出针不当同样会造成疼痛乃至影响疗效,临床不可忽视。

辨证辨病取穴是关键

“针灸疗法首先要求针灸师掌握丰富的中医传统理论,根据病人体质进行辨证施治。徐琳介绍,在针灸前,首先要按中医的诊疗方法诊断出病因,辨别疾病的性质,然后进行相应的配穴处方开始治疗。

2.png

一位长期在海上工作的中年男士因“腰左下肢疼痛”来就诊,徐为患者详细查体后结合患者的工作环境、年龄、体质等辩证分析,诊断为痹病-肝肾亏虚兼风寒袭络证。给予针灸双侧肾俞、大肠俞、腰部夹脊穴、委中等穴位,结合内服中药、拔罐、艾灸等中医综合治疗,3天疼痛症状即消失

徐琳表示,辨证取穴主要是根据患者疾病的临床表现运用脏腑辨证及经络辨证选取相关穴位。同样的病症不同的证型,采用的治疗方法不相同。如一般胃脘痛多取足三里、内关、中脘,如果辨证为肝气犯胃,可取太冲穴起疏肝、泻肝之功。

古话“活到老,学到老”,徐琳在从医的道路上从未停歇过前进的脚步,在临床上,带领针灸科一病区全体医护人员将普通针刺、温针、火针、脐针、腹针、揿针、耳针、浮针等10余种针刺方法,以及穴位贴敷、脐灸、督灸、拔罐等20余种中医适宜技术运用于临床,且临床实践中不断探索,致力于用祖国传统医学解决各种病症,造福广大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