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被评为“山东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之后,捷报又陆续传来!近日,济宁市中医院副主任医师王建明又喜获两项荣誉,被提名为“济宁市最美科技工作者”、被评为“济宁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2020年2月5日,王建明主任积极报名参加抗击新冠疫情工作,作为市直医疗系统唯一进入病区的中医师连续工作80天,工作区域涵盖全市所有定点医院,参与济宁地区3次中医诊疗方案的优化。每天穿防护服进入病区工作4-6个小时,采集舌苔、脉象等信息;不辞辛苦研究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每天加班加点研究病情、调整治疗方案、整理病例,入驻定点医院,线上问诊、加班会诊成了王建明的工作常态。工作期间,累计接触患者700余人次,中医药的介入极大提高了临床疗效。有些患者心理压力大,每天晚上王建明利用微信和患者交流,想尽办法帮助患者增强抗病信心。抗疫路上,王建明倾力奉献中医力量,中西医协同作战发挥了优势,打出的“组合拳”成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制胜法宝,成功实现济宁市新冠肺炎患者“零死亡”、“零加重”的成绩。
平日里,王建明积极参加进社区、进农户送医送药等惠民义诊活动,连续四年在济宁市老年大学开展科普授课,创新工作思路,建立3个微信群,向1400余人宣传科普知识。与梁山县小安山镇董庄村贫困户结对帮扶,自掏腰包,多次为住户送医送药,提供生活用品,为贫困户家中孩子送去学习用品及助学金,并见证了贫困户住房条件的改善。联合30余位初中同学,连续三年包保嘉祥3位贫困学生,每月按时拨付500元生活救济金。组织17名专家开展中医药文化进校园,在济宁4家小学创新设立中医小课堂,以专业知识、权威认识、喜闻乐见的方式讲好中医药故事,受到师生热烈欢迎与追捧。
王建明率先开展对心脏康复、介入术后患者运用中医药防治心肌损伤等研究,提高了介入治疗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为推动本地区中医心血管事业发展做出了贡献。王建明坚持创新学术理论,不断加强业务水平提高。参与了“通痹舒心颗粒加情志干预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抑郁症临床研究”、“中医特色治疗干预高血压降压及中医症候疗效评价”;主持了穴位敷贴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气虚血瘀证IL-6及hs-CRP的影响、基于“上下同治”法探讨肝火上炎型眩晕的临床研究等2项市级科研项目、3项省中医药学会课题;荣获省中医药科学技术三等奖1项、济宁市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济宁市王叔和中医药科技奖三等奖1项。撰写论文8篇。近两年,在科研上不断探索,先后获得2019年山东省中医药科技发展计划项目1项(编号2019-0734);2019年济宁医学院教室科研扶持基金项目1项(编号:JYFC2019FKJ114,给予3万专项资金支持);2021年济宁市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项:“治未病”理论在鲁西南地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治中的应用(编号:2020JKNS015,给予5万专项资金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