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林清,女,1988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硕士、主管护师、济宁市中医院肾病科副护士长。10年的临床护理工作如一日,时刻以一名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吃苦在前,享乐在后,开拓进取,忠诚于护理事业,战斗在抗疫前线,多次被单位授予先进个人、疫情防控先进个人、技能比武标兵等荣誉称号。 
一心一意为患者 全面提升科室护理工作 作为科室业务骨干,刘林清护理业务精湛,不仅做好本职护理工作,还负责科室进修、实习带教,参与新入职护士培训工作,将自己的经验和技能无私传授给年轻的护士。“刘老师的护理基础理论扎实,护理技术也精湛,跟她学习了不少。”这是科室实习生对她的整体评价。 作为基层护理管理者,为了进一步提高护理管理能力,五年制护理本科毕业的刘林清在工作多年后毅然申请了攻读护理管理硕士。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经过无数个日夜的挑灯奋战,她如愿以偿取得硕士学位,护理管理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全面提升科室护理工作,为患者提供一流的、现代化的优质护理服务。 主动请缨 多次奔赴“抗疫”一线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来袭,人民群众的健康受到严重威胁。作为一名党员,刘林清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积极主动请缨到“抗疫”一线。她先后在济宁市中医院发热门诊、核酸采样方舱,为该院疫情防控奉献自己的光与热。2020年5月,为助力疫情中复课的高三学子备战高考,刘林清不顾家中4岁的孩子,义无反顾主动请缨,进驻校园,24小时封闭值班,30多个日日夜夜坚守,为高三学子撑起一片安全的蓝天,却把家中4岁孩子和父母抛在脑后。 2022年3月,上海疫情防控工作紧张,刘林清又第一时间写好了请战书,做好随时奔赴一线的准备。接到援沪通知的那个晚上,她6岁的孩子已经进入美梦,这次分离,不知道要多久,她只在黑暗中轻轻地摸了摸孩子稚嫩的小脸,纵使心中有万般不舍,也抵不过使命的召唤。第二天清早,孩子还未醒,她已收拾好行装,赶往援沪队伍的集合点。“当疫情再次来袭,我只有一个念头,就是一定要去前线奋斗,为‘抗疫’尽自己绵薄之力。”刘林清说。

日夜守“沪” 温馨护理情暖方舱 在上海**路方舱,刘林清与其余5名队员负责整个病房楼三层共260个病人护理工作。作为小组组长,刘林清主动担责,勇敢扛起肩上的责任,带领护理人员倾力为患者提供温馨服务。 住在方舱里的患者常有失眠现象,刘林清每天在完成常规护理工作时,便会不断在方舱内巡视,主动询问患者的饮食、起居是否正常。有一次在方舱内巡视时,发现一名患者情绪低落,原来这位患者近3天来,总是失眠。刘林清马上将其病情反馈给医生,根据医嘱为患者发放了定量安眠药。“这安眠药长期服用容易有副作用,我来教给您中医预防治疗失眠的疗法。”担心患者对安眠药产生依赖性,她主动为老人进行了穴位按摩,并为患者打印了穴位图,对他进行了详细的讲解,让患者能够学会日常为自己按压穴位。通过刘林清的情绪疏导及辨证调护,第2天,患者激动地对她说:“太谢谢你了!不愧是中医院的护士,水平就是高,昨晚我终于睡了个安稳觉!” 还有一次刘林清在巡视病房时,患者陈女士向她求助:她和孩子都在方舱内隔离治疗,孩子马上面临中考,可是因为来的仓促,没有携带任何复习资料,因此娘俩急的像热锅上的蚂蚁。尤其陈女士非常焦虑,忧心忡忡。刘林清向她保证,一定帮她解决这个难题。最后,刘林清一步步地电话指导陈女士其他家人,将孩子的复习资料扫描成电子文档,发送到刘林清的邮箱,再打印出来交到患者的手上。接到复习资料的那一刻,陈女士及孩子热泪盈眶,感激不尽。 “众志成城,同心抗疫,我相信没有过不去的坎。”面对高强度的“抗疫”工作,刘林清总是信心满满,舍“小家”为“大家”,坚守阵地,冲锋在前,用实际行动践行一名护理人员的初心使命,用实际行动践行一名共产党员的铮铮誓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