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我说谢谢你,因为有你,温暖了四季,谢谢你,感谢有你,世界更美丽......”一场疫情让《听我说谢谢你》这首歌传遍大街小巷,大家把对医护人员的感谢化作歌化作舞。这样的场景,济宁市中医院内三风湿科副护士长廉潇潇经历过,“看到一个小朋友为我们跳舞,边跳边唱《听我说谢谢你》,那一刻觉得自己所有的付出都值了!” 降温降不住“抗疫”人的满腔热情 “现在需要十名核酸采样人员支援外地,马上报名,半小时结束”,2022年3月14日,一条通知在济宁市中医院护理工作群里发出,廉潇潇第一时间报了名。当时天色已近黑,来不及收拾行李,简单准备了一点东西就紧急出发,她和支援队其他队员迅速奔赴滨州。 2022年的天气貌似异常任性,走的那天温度接近20度,穿一件单衣就足矣,没想到到了滨州第二天,天气立刻玩起了“变脸”。狂风呼啸,6、7级东北风大风伴随着降温,仿佛在诉说着对疫情突袭的不满,夜间温度直降到零下3、4度,队员们都表示“没带厚衣服”,廉潇潇毫不迟疑把自己的羽绒马甲让给随行一名年长的队员,自己却穿着单薄的衣服“应战”,她说“我们是一个团队,理应互相帮助,我年轻抗冻。”。 3月16日,廉潇潇和济宁市中医院同去的9名队员负责当地高风险区核酸采样,因村民都是居家隔离,她和队员需要一户一户入户采集。廉潇潇和另外2名队友被分到了人口最多的村,从村东头走到村西头,她仅靠着凌晨2点吃过的一个鸡蛋、一包牛奶整整工作了9个小时。途中她多次累到直不起腰,冻僵的手连采样瓶帽都拧不开。可即便如此,当她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时,又拖着疲倦的身躯去帮助其他队员。当地志愿者多次坚持让她休息一下,都被她委婉拒绝,“不用休息,我们得加快速度,早点送检核酸样本。”廉潇潇说,疫情把老百姓该有的生活全部打乱了,一定要尽所能尽快筛查出阳性病例,让村民们早日走出屋门,正常劳作和生活。在支援滨州的9天里,她和其他9位队友累计采集30000余人次。 “我虽然现在还不是党员,但我愿意在这场抗疫斗争中无怨无悔地付出,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援滨任务圆满完成后,她写下了入党申请书。 
再次奔赴疫区只为守护一方安宁 4月29日,接到支援济南的通知后,廉潇潇再次出发,“我已经有过一次支援经历和经验,去了之后能够更快进入工作状态”。没有生而英勇,只是选择无畏,与时间赛跑,与病毒较量,只因使命在肩,只为守护一方百姓健康。 廉潇潇这次还是负责入户采集核酸,有一次的任务是某小区核酸采集,17层楼要一层一层爬上去一户一户采集,等标本采集完,体能的消耗加上护目镜模糊无法视物,加剧了她和队员们的疲劳。但连日的奔波和满负荷的运行非但没有击垮他们,反而让他们愈战愈勇,他们奔走的身影,坚实而充满力量。 让廉潇潇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个外国人,每次测核酸都自觉排队,因为个头高,怕廉潇潇够不到,每次都主动做下蹲姿势。采集完后,每次都连说好几个“Thank you”。小区志愿者王大姐说,这个外国人在济南已经生活很长时间了,自疫情爆发以来,每次做核酸都很配合,不管是通知几点下来做核酸,都是按规矩来,从来没有抱怨过。“在这个疫情防控的关键时刻,他们能自觉遵守中国防疫政策,也算是为守护济南这座城市贡献了力所能及之力。”看到大家都非常配合,廉潇潇觉得心中更加充满了力量,也坚定了她战胜疫情的决心。 廉潇潇还为一群被封控在工地上的农民工测过核酸。他们中的好多人已经超过60岁,不会使用智能机,被隔绝在网络信息之外。有人也怕自己“成为麻烦”,不敢轻易求助。除了等待,他们无能为力。“什么时候能解封?我们什么时候可以回家呢?”看到廉潇潇和抗疫队员们的到来,他们纷纷问出长久以来憋在心底的疑问。廉潇潇把他们的焦虑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任务完成后,第一时间找到社区主任,询问下一步工作安排。并第一时间告诉农民工们,一有疫情好转的消息,他们就十分开心,并坚决保证不外出、不给国家添乱。廉潇潇被这群可爱的人感动到几欲流泪:“在这么艰苦的情况下,几位农民工伯伯还在坚持配合,服从我们的管理,配合防疫管控措施,我觉得我们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廉潇潇说:没有攻克不了的难关,没有打不赢的硬仗,我们一定会迎来曙光!她曾郑重承诺:一日为医、若有召、召必至:若祖国和医院需要,她还会做出同样的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