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7日下午,济宁市中医院召开2022年度总结表彰暨2023年度工作动员大会。全面回顾和总结2022年各项工作,对过去的一年成绩突出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进行表彰,并安排部署2023年工作。医院领导班子成员及中层干部、先进集体代表参会。会议由济宁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市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市中医院院长王祥生主持。
会议首先对过去一年为医院事业发展积极奉献、在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先进科室和个人进行表彰。急诊科副主任曲争艳、外四科副主任尉希超分别代表先进科室及个人做表态发言。
医院党委书记胡继民做总结讲话。他首先对受表彰的先进集体、先进科室及个人表示祝贺,对一年来坚守岗位、精诚奉献的医院干部职工表示衷心的感谢。胡继民表示,过去的一年,全院干部职工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会议精神中汲取精神伟力、激发奋进动力,牢记初心使命、开创发展新格局,交出优异的答卷。
过去的一年,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创建工作跨越式推进。在市委市政府、市卫生健康委的大力支持及坚强指导下,我院与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合作共建西苑医院济宁医院,共同争创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顺利通过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项目(第五批)建设方案答辩会及现场评审。目前我院新院区建设加速推进,预计2023年底部分运营。
过去的一年,省级区域中医医疗中心建设工作再上新台阶。扎实开展三级中医医院等级复审工作,三级中医医院等级复审工作受到专家组的一致好评;三级公立中医医院绩效考核等级位居全省前列;门诊患者中药饮片使用率、出院患者中药饮片使用率居省内领先水平;刺血疗法、三联疗法治疗肾功能衰竭等中医特色技术临床推广持续加强,取得良好效果;“五个全科化”在全院全面推广开展,基本指标均超过省级要求标准。
过去的一年,我院紧跟形势变化,慎终如始抓好疫情防控。全面完成常态化防控任务;全面完成各项援助任务;全力推进救治工作。“新十条”政策落地后,全院实施“一盘棋、一张床”应急管理模式,坚定贯彻落实“保健康、防重症”的疫情防控要求,全力以赴守护患者生命安全;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通过外用、内治等多种方式灵活运用中医药抗击新冠感染,不断为打赢疫情防控工作贡献中医力量。
过去的一年,我院着力提升医疗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医疗救治能力。脾胃病科成功申报齐鲁中医药优势专科集群脾胃病牵头专科,并新增脑病科、内分泌科、妇科、儿科4个集群市级成员专科,进一步提升了区域专科集群影响力及辐射引领作用;针灸学成功申报山东省中医药重点学科,继承和创新针灸治疗方法。
过去的一年,我院加强名医建设,完善人才梯队建设。新增石学敏院士名医工作室,并积极开展石学敏、李佃贵、倪青、郑金刚、孔立、张洪春等名医工作室学术交流,倾力为患者提供一流中医药服务。
过去的一年,我院深入贯彻医改,推进中医药保障工作落实。创新开设“中医日间病房”,聚焦破解看病难、住院难、看病贵等问题,改善医患关系,提高社会美誉度;持续宣传推广“纯中医”治疗、争取慈善救助扶贫等,减少了住院费用、节省了医保资金,改善了群众就医体验。
胡继民表示,2022年我院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更要清醒地认识到很多不足。希望全院职工在新的一年要多谋新策,多出实招,多使拼劲,助力医院各项事业再上新台阶,再立新功。
过往可鉴,当下可为,未来可期。王祥生对2023年工作做了重点安排部署,对全院干部职工提出以下要求。一是树新风、扬正气,全面加强作风建设。要在全院大力倡树“严真细实快”工作作风,各项工作大干快上、争先进位,唯旗是夺、事争一流;二是多措并举,加快实施人才培育工程。要贯彻人才是强院之基、兴院之本的发展理念,多层次、多渠道、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加大人才储备和培养力度;三是勇立潮头,开创争先进位新局面。全院干部职工要以创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和新院区年底启用为契机,抢抓机遇,善作善成,勇于克服一切艰难险阻,各项工作都要“争一流、争第一、争唯一”,实现医院跨越式发展。
王祥生表示,目标指引方向,实干成就未来,希望全院干部职工,在市卫生健康委和医院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勇于创新、顶住压力、狠抓落实,奋力将医院打造成为“立足鲁西南、辐射鲁苏豫皖”的全国一流中医医疗高地。